乡村振兴专项基本情况
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是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各类农业新型经营组织。同时也用于支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发展村级组织,以及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宣传推介、会议或业务培训等活动。
二、专项资金安排和管理情况
2019年,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分二批下拨资金742万元。其中:第一批下拨300万元,主要用于全市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品牌创建和项目申报前期工作200万元;永定区产业发展奖补50万元、慈利县产业发展奖补30万元、桑植县产业发展奖补20万元。第二批下拨442万元,主要用于市本级农业产业发展277万、永定区产业发展奖补135万元、武陵源区产业发展奖补30万元。目前,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内容,全市及时落实项目任务,明确资金使用方向,推进工作进度,及时对各实施主体开展了效果评价。并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截留和超范围支出。实施单位接受各区县农业农家村局和财政局对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与财务监督、审计管理,确保了乡村振兴专项项目顺利实施。
三、专项资金的主要成效
(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构建乡村振兴政策框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先后出台《天下足球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的意见》《天下足球网: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天下足球网:加快推进五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天下足球网:印发〈优势农产品发展“3+2+N”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张家界市乡村振兴规划》等10个规范性文件,形成我市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政策框架和平台抓手。
(二)以产业兴旺为重要前提,重点支持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围绕省产业兴旺七大千亿工程,提出“优势农产品发展‘3+2+N’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大鲵、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4亿元,五大产业总产值分别达24.3亿元、21.1亿元、4.21亿元、14.2亿元和6.07亿元,新增县级品牌数量14个、省级17个,拥有24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集聚区、2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3个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2040家,家庭农场136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6家。
(三)以生态宜居为内在要求,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仗。大力开展“村庄洁净”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将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向新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3.9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2%,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4天,所有地表水监测保持Ⅱ类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厕所改造完成6437户,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以乡风文明为紧迫任务,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评选表彰“十大公民”“十佳家庭”,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等宣教活动,不断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全面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五)以治理有效为重要保障,推动乡村和谐发展。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雪亮工程”,不断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乡村治安环境实现大好转。
(六)以生活富裕为主要目标,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扎实推进天下足球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2019年全市共2444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预计农业增加值63.3亿元,同比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6元同比增长10.5%。
附件2
市级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
一级 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得分 |
项目决策 | 20 | 项目目标 | 4 | 目标内容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量化(1分) | 4 |
决策过程 | 8 | 决策依据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符合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4 | ||
决策程序 | 4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项目申报条件(2分);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4 | ||||
资金分配 | 8 | 分配办法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全面合理(1分) | 3 | ||
分配结果 | 5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分配公平合理(3分) | 5 | ||||
项目管理 | 25 | 资金到位 | 5 | 到位率 | 3 | 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 2.2 |
到位时效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分) | 2 | ||||
资金管理 | 10 | 资金使用 | 7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依据不合规扣2分;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准开支扣2-5分;超预算扣2-5分 | 7 | ||
财务管理 | 3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 3 | ||||
组织实施 | 10 | 组织机构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 1 | ||
项目实施 | 3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按计划开展(1分);计划完工(1分) | 3 | ||||
管理制度 | 6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制度执行严格(4分) | 6 | ||||
一级 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得分 |
项目绩效 | 55 | 项目产出 | 15 | 产出数量 | 5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5 |
产出质量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4 | ||||
产出时效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照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3 | ||||
产出成本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3 | ||||
项目绩效 | 55 |
项目效果
| 40 | 经济效益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8 |
社会效益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8 | ||||
环境效益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8 | ||||
可持续影响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根据项目实际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8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8 | ||||
总分 | 100 | 99.2 |